经济引擎更替下的投资机会

2010-5-10

    在市场憧憬着结构性行情依然继续的同时,上证指数在上周创下了年内最大的跌幅,无论大盘股、小盘股在上周都几乎遭受到灭顶式的打击。对于此轮股市调整,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与其说是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不如说是经济引擎更替的结果。那么,经济引擎的更替又会对市场投资造成何种影响?对此,本期《基金周刊》邀请基金经理进行一番探讨。
 
    本期嘉宾:
    长城双动力基金经理 阮 涛
 
    更多关注新兴产业
    《基金周刊》: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具有新经济概念的中小盘股相当活跃,而一些市场公认的大盘蓝筹股却持续低迷。在这轮股市调整后,这一情况会发生转换吗?
    阮涛:去年市场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流动性推动以及宏观经济的回暖,今年由于宏观刺激政策退出预期加强、流动性逐步趋紧,价值和基本面将成为主导因素。
    当前市场的权重板块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宏观经济的回落预期,现在并不能判断宏观经济超出预期回落。由于权重板块地产、银行估值偏低,未来指数下跌空间不大,虽然中小盘估值偏高,面临调整风险,但中小盘板块在指数中权重偏低对指数影响较小,对整体市场而言,我们认为将维持震荡格局。中国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700家,行业分布广泛,不乏高增长和低估值的个体,在指数震荡而非单边下跌中的市场格局中,结构性的机会将会充分展现。
    我们较看好新兴产业,比如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等。这些行业属于中国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而且是未来的大方向,基本面的预期非常好,具有持续增长的前景。尽管整体比较偏贵,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估值合理、业绩具有很大上升空间的个股。
    相比于战略新兴产业,我对房地产板块仍然非常谨慎。尽管房地产板块处于估值洼地,但是反转的契机并没有到来。
 
    加仓与否关键在选股 
    《基金周刊》:在目前点位基金是否会加仓,未来市场投资主线是什么?   
    阮涛:从基金投资来讲,我未来配置的两条主线是抗通胀板块、持续高增长超越通胀水平的公司。具体来讲,看好航空业、新能源、新材料、消费服务等板块的投资机会,对于强周期行业以及高估的成长股持谨慎态度。
    航空业是预期盈利增长较好的板块。首先,在民航总局控制运力投放和前两年自然灾害、金融危机以及甲流事件的冲击下,航空业需求受到明显抑制,2010年行业面临需求的超预期释放;其次,相对需求的大幅增加,运力投放相对不足,在周转量超预期上升的背景下,客座率和票价水平明显上升,推动盈利巨幅上升;第三,升息促进人民币升值又为航空业发展锦上添花。此外,我还看好新能源、新材料、消费服务等板块中的结构性机会。新能源中核电是最为光明的,具备实质性的业务影响并推动盈利的大幅增长的公司将获得市场的追捧;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新材料将是必然的发展方向,节能替代材料具备长期光明前景;消费服务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医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必然受益于内需的持续增长。

    对地产股以回避风险为主 
   《基金周刊》:对目前的地产股怎么看?
    阮涛:由于保障房投资规模的扩大,使得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一定的规模和增速;同时由于区域振兴规划的密集实施,总体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一定增速,总的来说,工业品需求不会下降,但增速会回落。房地产相关行业的盈利是否一定大幅下降,目前不好判断。由于当前的市场整体的估值和指数水平已经相当程度地反映了对未来盈利预测增速下调的预期,因而未来盈利预测下调未必会引发市场的深幅调整。由于过去阶段的信贷过度投放,未来阶段通货膨胀不可避免,但宏观经济增速下半年的回落也是确定性较高的,同时政府的调控确实是及时和前瞻的,因而只要不出现恶性通胀和经济的严重过热,为防止经济过度回落,政策的力度不会像04年那样严厉。
 
来源:上海证券报(节选)